高时空分辨率蒸散和灌溉用水量监测

发布时间:2024-03-25 08:56:10

技术简介

该技术首先通过联合“时空连续再分析背景场–高质量遥感影像–系统误差校正”全天候地表温度时空融合方法,以及双源能量平衡模型,形成适用于作物轮作制度的实际蒸散估算方案,能够生成长时序高精度、高时空间分辨率(1km,逐日)的蒸散数据。该技术基于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量平衡,考虑灌溉用水量的多重构成,系统推导了灌溉用水量计算公式,利用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和模型模拟的实际蒸散及土壤水分,估算灌溉用水量(1km,逐月)。该技术易于操作,可应用于云覆盖天气条件下获得全天候、高精度的灌溉用水量。 该技术解决了现有热红外遥感蒸散模型和相关数据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农业种植区域耗水和用水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灌溉用水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可靠度均得到了提高。

主要性能指标

1.蒸散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误差:0.10~0.54 mm/d;均方根误差:0.81~0.91 mm/d;决定系数(R2):0.70~0.82;测量介质:作物下垫面;时间分辨率:逐日;空间分辨率:1km;工作环境:全天候; 2.灌溉用水量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误差:-0.11~0.15 km3/yr;均方根误差:1.90~2.33 km3/yr;决定系数(R2):0.74~0.84;测量介质:作物下垫面;时间分辨率:逐月;空间分辨率:1 km;工作环境:全天候。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2016~2019年灌排中心主持的水利部水资源费项目《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考核》中应用于井灌区节水压采效果评估和农田灌溉用水量核算;在2016?2021年应用于河套灌区、石津灌区等进行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监测、灌溉用水量估算,服务构建了海河流域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水循环要素和灌溉用水要素数据集。

持有单位:清华大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水利系

联系人:龙笛

联系电话:185169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