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浅水湖泊生态治理水域范围成套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02:20

技术简介

该技术针对城市浅水湖泊,构建集“水位调控-溢流污染削减-内源治理”于一体的湖泊水域范围内生态治理的成套关键技术。技术特点:1.提出了多目标协同下的湖泊水位调控技术。结合城市湖泊在排涝、景观、生态、游船通航等方面对水位的需求,通过构建湖泊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协同分析上述目标对水位的需求,合理制定汛期及非汛期湖泊特征水位,有效发挥城市湖泊承担的多重功能;2.研发了排口溢流污染立体串联削减技术。提出了排口末端生态化控污装置、湖滨缓冲湿地依次串联的“两道防线”:排口末端生态化控污装置,通过排口生态化改造构建对沿湖排口溢流污染拦截形成了“第一道防线”,并通过推流曝气将余下污染物推流至湖滨缓冲湿地;湖滨缓冲湿地,利用挺水植物、生态围隔及滨湖岸带形成封闭区域,将污染物控制在封闭区域内,并通过沉水植被进行深度削减,形成“第二道防线”;3.研发了湖泊底质改良及水体透明度提升技术。建立了基于底泥游离态磷转化为稳定钙磷的模型,提出了凹凸棒石、钙基膨润土、有效成分钙含量配比为50%、30%、20%的改性黏土装置,能与底泥中游离态磷结合形成稳定的态磷,并与水体悬浮颗粒物粘合沉降,实现底质改良及水体透明度提升。

主要性能指标

1.水位调控技术实施后,汛期满20~30年一遇排涝标准;非汛期在满足排涝安全前提下,较汛期水面率提升3~5%;沉水植被适种面积占全湖面积的60%以上;湖泊70%区域适宜通航且不影响水生植物系统; 2.排口溢流污染立体串联削减技术实施后,排口溢流污染削减率58.3%; 3.湖泊底质改良及水体透明度提升技术实施后,湖泊底泥磷释放量下降73.8%,水体透明度提升0.5~0.6m。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湖北武汉等多个城市湖泊生态治理项目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其中,2020年应用于武昌区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治理后的湖泊溢流污染削减率60%,内源污染释放削减73%,沉水植被覆盖率70%,湖湾区在达到地表水Ⅳ类近3年湖泊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实现了水质管理目标。

持有单位: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863号

联系人:杨洋

联系电话:1552706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