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坝结构运行安全动力学诊断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14 09:44:53任务来源:计划外项目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
技术简介
该成果采用多指标融合的闸坝结构动力学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实测模态和结构模型同步修正的闸坝结构损伤诊断模型,基于运行实测模态的闸坝结构-地基材料参数、泄流激励源、整体动态响应场等进行反演,实现闸坝结构运行期模态参数精准辨识、损伤诊断、监测预警等功能。突破了多损伤、强干扰、强耦合条件下闸坝结构损伤敏感特征量提取与损伤诊断的技术瓶颈,提升了闸坝耦联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的诊断技术水平。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枢纽运行安全检测。
主要性能指标
(1)提出了闸坝结构运行期模态参数精准辨识技术,节省92%传感器数量,信噪比提高3.9倍,模态辨识精度达到98%;(2)构建了闸坝结构运行动力学参数反演理论与关键技术,材料参数反演精度94%以上,振动响应场反演精度94.5%;(3)提出了闸坝结构运行安全动力学损伤诊断技术,解决闸坝结构水下部位损伤诊断难题,精度95%以上;(4)构建了多指标融合的闸坝结构动力学监测指标体系,研发了闸坝结构运行状态监测与风险诊断系统,实现闸坝运行期动力学安全监测。
技术特色
相对传统闸坝静态效应量监测、无损检测和水力学监测等技术,构建了多指标融合的闸坝结构动力学监测指标体系,实现了闸坝结构正常运行期振动危害监测、诊断及预警,在不影响闸坝正常运行条件下结构水下部位的损伤诊,提升了闸坝耦联动力系统运行安全的诊断技术水平。
推广情况
已在江西、四川、广东、陕西、河南等省份12个重大工程中应用,解决闸坝结构运行期振动危害监测、诊断及预警和闸坝结构水下部位损伤诊断等技术难题,在保障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典型案例
案例1:在汉江上游某水电站应用,对该水电站泄洪闸开展了原型振动测试,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该泄洪闸强烈振动的内在机理,对该泄洪闸减振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高效减振加固措施,加固后该泄洪闸运行良好。案例2:在四川汶川地震后某水闸损伤检测中应用,在震后现场极其复杂的条件下,基于泄流激励对水闸进行的损伤诊断振动测试与识别,成功实现了强干扰、强耦合复杂运行条件下水闸震后的损伤检测与诊断,准确率高,保障了水闸震后的安全运行。
联系我们
负责人:李火坤
/ 13576975537
南昌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上饶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