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数字化及仿真平台
发布时间:2024-03-25 08:53:10技术简介
该平台聚焦重大水利防灾减灾数字孪生关键问题,形成了从“理论算法-试验验证-案例验证-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算法,以及形成了从感知-仿真-平台的系列技术产品。技术特点:1.流域地质灾害链仿真平台:针对土/地质体独特的多尺度、多相态、多过程(3M)特性,以FEM、DEM、MPM、SPH、LBM、FVM及SWE等为基础,创新和发展耦合算法,自主研发基于GPU并行加速的高性能软件-耦合仿真器(CoSim),解决岩土应力变形及岩土灾变过程中的连续-非连续、连续→破裂、流体-固体、细观-宏观等方面的问题。基于算法,研发形成了智慧河长、地质灾害(链)云计算平台-GeoCloud、水利云计算平台(THC)等多个云计算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智支撑;2.清华数字孪生山洪精准预报系统:针对山洪精细化预报的需求,基于实验流域多年观测分析得到的山洪产汇流机理,结合X波段雷达降雨反演和短临预报技术、无人机智能产汇流关键参数提取技术、高效高分辨率水文水动力模拟技术、流域前期湿润状况天空地快速采集技术,构建山洪沟精细化降雨径流预报系统和水动力洪水淹没仿真模型;3.水利与岩土感知技术:包括GNSS、水质监测设备、雷达水位计、固定测斜仪、渗压计及气象等系列实时传感装备,确保现场感知的可靠性、实时性。
主要性能指标
1.流域地质灾害链仿真平台:全GPU(部分多GPU)并行加速;千万级、流体可达亿级单元/粒子计算;云计算平台,在线计算、2D/3D可视化等; 2.清华数字孪生山洪精准预报系统:山洪沟24小时洪水计算小于5分钟,X波段降雨雷达反演和短临预报技术时空分辨率5分钟100米; 3.水利与岩土感知技术:满足行业标准精度需求,实时传输,设备间可协同工作。
推广情况
该平台已在“23·7”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期间应用,为北京市防汛抢险提供了技术支撑工作,并在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使用,多次支撑应急部及地方地质灾害应急评估分析,以及多个水电站、库区防灾减灾工作。
持有单位:清华大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水利系岩土所
联系人:徐文杰
联系电话:01-62782301、1352227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