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涝系统效能提升立体化工程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18:20技术简介
该技术运用绿蓝灰多要素融合理念,重点从“源头减排-小排水-大排水”城市空间多尺度耦合以及排涝效能协同提升等方面开展研究,从地表-浅层空间-深层空间提出城市排涝系统效能提升立体化工程技术。技术特点:1.城市排涝系统效能评估技术:通过构建城市排涝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源头减排绿色设施、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蓄排能力及各设施之间效能匹配性,识别排涝系统存在的关键短板及提升空间;2.源头减排绿色设施效能提升技术:开展绿色基础设施物理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优化设施面积、厚度、粒径配比和渗透系数等关键设计参数,提出设施结构材料优化、储存回用等方面效能提升技术,实现设施环境友好化改造;3.小排水系统效能提升技术:建立高精度城市管渠水动力模型,综合考虑上下游、干支管、河湖顶托等因素,提出城市小排水系统排蓄水设施协同的优化布局技术和方案,优化管渠、泵站、在线调蓄池等关键控制单元的设计参数;4.大排水系统效能提升技术:考虑大排水系统和小排水系统、外江防洪系统效能的耦联关系,提出城市大型蓝绿空间、行泄通道、大型调蓄池、深隧等设施综合评价及优选方法,提出大排水系统空间布局优化和工程设计技术。
主要性能指标
该技术集源头减排、设施蓄排、超标应急为一体,可以精准评价源头减排绿色设施、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蓄排能力及各设施之间效能匹配性,城市管渠水动力模型精度达到90%以上,源头减排绿色设施、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主要设施效能提升10%以上,地表-浅层空间-深层空间工程布局方案科学合理。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多个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如在武汉市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支撑确定新建雨水调蓄池与完善排水管道的规模与布局,在襄阳市樊西新区排水工程中支撑确定新建渠道与闸站的规模与布局,在瑞金市城市防洪排涝项目中支撑确定雨水管网与排涝泵站的规模与布局,支撑论证武汉市汉口片区和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新建深隧工程方案等。
持有单位: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863号
联系人:马方凯
联系电话:1850277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