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藻-酶全链条生态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00:50

技术简介

该技术依据生态工程学原理,构建高效菌草-水下森林-微藻-生物酶链式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基于动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通过陆域污染拦截、水体污染削减和净化,实现陆域水域一体化治理,同时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高效菌草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杆高茎粗、次生代谢物质积累高,具有良好的固土保水及污染去除效果,并为陆生生物提供适宜生境;沉水植物和微藻通过吸收、分解、挥发、固定化等过程有效去除水体污染,生物酶可构建靶向污染去除系统,加速污染物分解、转化,冬季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技术具有抗旱、耐寒、环境抗逆性强等特点,污染阻控与生态修复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维护。高效菌草及微藻可多年重复收割,可用于饲料、食品、护肤品等产业,可构建高效生态产业经济链。

主要性能指标

1.技术指标:成活温度:陆域-25℃以上,水体平均气温5℃以上;生长期:4~9月;重金属耐受性:Cr6+浓度低于100mg/kg;氮磷去除率:陆域总磷去除率55%以上,总氮去除率35%以上;水域来水水质为一级A情况下,出水水质可达III类及以上;固土率:82%;保水率:98%以上;种植规格:菌草行距40公分,株距40公分;水下森林为36株/m2,微藻为10g/m2,生物酶为0.2g/m2; 2.经济指标:单价:水下森林-藻-酶协同生态治理技术施工费用为120元/m2,菌草种植费用为1000元/亩;运行费用为4500元/年;投资效益:高效菌草年产青贮饲料10~30吨/亩。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在黄河、汉江、淮河等流域中得到应用,其中高效菌草用于土地重金属污染去除、土地盐碱化、沙漠化改良、养殖业面源污染削减等项目,全链条技术在黄河湿地生态修复、丹江口水库水源地消落带修复及小流域治理中得到应用,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持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46号

联系人:陈融旭

联系电话:1352304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