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水利勘测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15:00技术简介
该技术是基于水面勘测艇与水下无人航行器组合,对水库进行“自上至下、由面到点、立体协同、数据共享”的勘测技术。水面勘测艇在水面对水库进行大面积勘测,收集水深、地貌等数字信息;水下无人航行器主要用于水下成像,进行较大范围和局部勘测,特别是可以用于近距离详细探查,还可以对水下应急情况进行处置。技术特点:1.水面和水下设备多元协同,可实现目标水域的全方位、高精度、数字化与可视化相结合的全面勘测;2.大面积探测与小范围详探相结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3.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可随时监控并及时处理探测结果;4.后期数据处理,可建立水库地形数据库及地貌3D模型,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5.可根据用户要求建立档案管理数据库,用于季度、年度库容、地形变化的分析,便于找出变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该技术使用电力推进的水面勘测艇和水下无人航行器,均可遥控操作,安全可靠、环保无污染;可在水面勘测艇设控制中心,既可以操控水面勘测艇,也可以操控水下无人航行器,可解决大型水库,尤其是超大型水库,距离岸基较远、操控不便的问题;可在水面勘测艇拖体平台和水下无人航行器上,根据需求增加、换装不同探测设备、传感器。
主要性能指标
1.水面勘测艇在航速4节、水深10米时,每小时扫描水域面积约为28.5万㎡;续航力≥90公里;连续工作时长≥8小时; 2.测深范围0.2~400米; 3.分辨率0.75厘米; 4.波束开角143度; 5.测量模式:等角等距; 6.航速4节、水深10米,探测效率不低于28万平方米/小时; 7.水下无人航行器续航力≥50公里;连续工作时长≥8小时;携带光纤长度2~50公里(用户自定); 8.成像距离:高频时≥40米;低频时≥120米;距离分辨率:高频时≤2.5毫米;低频时≤4毫米。
推广情况
该技术已应用于丹江口水库的闸门轨道检测,湖北南川水库的鸣水泉闸门桩基检测,武汉后官湖蓄水池闸门等水下设备设施检测,山东威海远遥码头水下探测等,效果良好。
持有单位:青岛海安航行设备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街道古镇口融合创新区融合路669号
联系人:郭鹏
联系电话:0532-87038062、1568419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