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自护混凝土系列技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12:50技术简介
该技术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利用水下保护剂对施工部位的水体进行改性,使改性水体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一定的相斥作用,降低水流对混凝土的冲刷,提高混凝土在水下的抗分散和抗冲散能力,减少其在水流环境中的流失,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控性。高分子水下保护剂使水体改性,在水体中形成稳定的空间柔性网络,抑制浇筑入水的混凝土胶凝材料损失。因此,可直接在水体中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使其依靠自重充分填充模板,穿越钢筋和堆石体空隙,形成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与普通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相比,该技术产品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成本节省、节能环保的优势。
主要性能指标
该技术产品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可在不振捣的情况下,依靠自重排开环境水,填充堆石体的空隙,形成完整密实的混凝土。在水下填充堆石体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不分散,保持黏稠性。水下自护混凝土硬化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1.混凝土流动性能采用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检测,空气中坍落度大于250mm,扩展度范围为550~1200mm,材料形式包括混凝土、砂浆和净浆; 2.水陆强度比,28d龄期水陆强度比≥80%; 3.静水和低流速水中胶凝材料损失率小于1%; 4.在长距离浇筑工况下,混凝土仍然可采用自流、泵送等方式。
推广情况
该技术产品已在水利、水电、海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水下防渗面板加固、水下超大溶洞封堵、水下高流速渗流通道封堵、水下护坡修复、水下基础深坑回填、水下基础掏空修复、复杂海况下防波堤基础块石胶结加固、水下钢围堰封底、水下灌浆封堵中得到应用。
持有单位:清华大学 北京华石纳固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水利系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C座4层C505
联系人:李晓庚
联系电话:1813441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