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主要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技术

发布时间:2021-12-13 14:58:33


任务来源:计划外项目

技术领域:水文水资源

技术来源:


技术简介


该成果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以有限水量对作物产量贡献最大或追求有限水量条件下的产量损失最小为目标,采用旱区特色经济作物的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通过旱区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设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升作物品质和综合效益。可实现特色经济作物节水调质高效灌溉。适用于旱区瓜果、温室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节水高效灌溉。


主要性能指标


(1)建立考虑土壤不均匀湿润和对流条件的耗水计算与模拟方法,估算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15.7%~20.5%;(2)基于毛管束的灌水器和兼做温室作物爬蔓绳的有芯微管灌溉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流量的孔口出流控制器,输水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3%~18.5%,灌溉效率提高12.4%~16.3%,节能效率提高18.9%;(3)建立作物不同茬口及一年多茬栽培的水氮管理、灌溉与栽培组合模式,同等产量下果园和温室节水102~128立方米/亩, Vc等品质指标提高10.6%~15.8%。


技术特色


构建了葡萄、玉米和温室作物耗水估算模型;形成了基于水分-产量-品质响应关系的节水灌溉控制指标和灌溉制度优化决策方法;具有适于果园和温室作物的局部根区小定额高效施灌设备;建立作物水-肥-质-量一体化综合技术体系。


推广情况


已在甘肃、陕西、北京、山东等省市累积推广应用70余万亩,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显著。


典型案例


在甘肃石羊河流域应用,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试验站开展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了莫高酿酒葡萄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示范基地、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温室基地等温室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核心示范区,技术示范区和辐射区累计生产温室作物16164.5吨,经济效益显著。


联系我们

负责人:杜太生

/ 010-62736343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