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8 16:25:00

技术来源

       国家计划 。

技术简介

       该技术建成了目前世界范围内覆盖面积最大 、地下水类型最全 、监测要素齐全 、技术领先的国 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 ;首次构建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系统全链条技术架构 ,创新提出了地下水 测站建设 、数据交换与存储 、数据治理 、产品与应用服务四个技术体系 ,实现了“ 建设﹣ 管理﹣ 应 用 ”整体技术创新 ;构建了国家 、行业 、团体 、项目标准和技术文件成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 。

技术指标

     (1) 建设的 10298个站全部实现了 自动监测 , 实现了全国四级中心共享交换 ,信息月均到报 率 、完整率 、交换率均在 95%以上 , 90%以上监测站信息能在 30min 内传输至国家中心 。

2) 监测仪器设备全部采用国产的一体化自动监测仪器设备 ,包括压力式水位计 、浮子式水  位计 。其稳定性 、可靠性和监测精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进 口 的同类产品 ,平均无故  障时间 ≥25000h ,水位埋深人工比测误差符合 ≤2cm 要求; 信息传输采用了统一规定的通信规约  和低功耗技术 , 电池更换周期一般 ≥18个月; 监测频次为每天 8 时 、 12时 、 16时 、20时 、24 时 、4 时自动采集地下水动态要素 ,8 时通过遥测终端机定时报送 。

3)井深设计 、成井工艺符合有关规范和本工程技术要求 ,成井寿命不低于 20年 。成井管材 主要采 用 无 缝 钢 管  (φ146mm × 7. 5mm 、 φ219mm × 9mm) 或  Pvc U 形 管  (φ200mm × 9. 6mm)。井口保护主要采用一体化保护装置 , 包括筒式和箱式 , 占地面积不到 1. 0㎡ , 采用专 用锁具 ,保障野外设施设备安全 ;通信窗口设计可固定天线的装置 ,通信无衰减 。

4) 地下水资料整编和数据治理全部实现自动处理 ,效率提高 3~6个月 , 图件制作速度由人 工计算出图数天提高至自动计算分钟级出图 。应用软件开发功能强 、界面友好 ,基本满足当前全 国地下水管理应用需要 。

     (5) 结合我国水文地质条件 , 系统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环境下物探方法; 卫星定位测量应达 到 E级以上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等 。

应用范围及前景

       该成果已在水利部 、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和地方得到广泛应用 , 为全国地下 水双控指标确定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与治理 、京杭大运河及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补水 、南 水北调生态环境评价 、水资源科学调度与优化配置 、土地沙化盐渍化 、湿地退化 、地面沉降 、岩 溶塌陷和海水入侵 、 以水“ 四定 ” 和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


持有单位: 水利部信息中 心 、 河南黄河水文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 自 动化 研究所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山 东昊润 自 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科光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 条 2

联  系  人: 昝友让

联系方式: 010632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