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SPD监控下的综合防雷系统
发布时间:2020-10-26 14:14:37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信息化
技术来源:因涵闸所处物理位置的特殊性、地质、气象条件的严酷性,雷暴侵害的概率相对频繁,强度较大,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在雷雨季节极易遭到雷击事故,设备损坏严重,系统功能局部失效甚至瘫痪,经济损失较大。201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投资建设了基于智能SPD监控下的综合防雷系统。
技术原理
该系统采用均压、隔离、泄流、过压和过流保护、SPD检测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利用自动引雷装置、室内屏蔽、等电位连接接地、避雷器限制雷电过电压和过流幅值等多种方式或手段,消除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电电磁脉冲,既防直击雷、也防感应雷及雷电过电压侵入,达到减少或避免雷击的目的,同时收集并整合系统中所有SPD的相关数据,对智能SPD进行集成化、图形化、透明化管理,实现防雷的远程在线监控。
技术特色
(1)经过多次调研和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按照“整体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原则,综合运用泄流、等电位、屏蔽、接地和避雷器保护等技术,构建了基于智能SPD监控下的综合防雷系统。
(2)系统使用了提前放电避雷针,优先引雷入地,扩大了避雷保护半径。电源避雷器和信号避雷器采用串联式组网方式,雷击侵入时,首先破坏避雷器,防止雷电的传输,使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系统的接地体采用圆柱形接地模块,该模块有效降低了接地电阻,并能经受大电流的冲击,提高了引雷入地的可靠性。
(4)系统采用智能SPD监控,扩展性强,维护人员能够实时监测避雷器的工作状态,查看雷击记录等信息,为下一步防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指标
(1)接地电阻:采用圆柱形接地模块后,接地电阻达到了0.01Ω。
(2)接闪半径:提前放电避雷针部署在离地5m的高度,接闪半径为57m(本系统将闸室建筑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而普通避雷针接闪半径为5m。提前放电避雷针接闪半径是普通避雷针的10倍。
(3)接闪时间和电压:提前放电避雷针比普通避雷针提前接闪时间38.169μs,接闪电压降低8.048kV。
(4)SPD检测技术:可实时对雷击和浪涌的发生进行监测,记录放电电流大小和发生时间,并将放电电流进行分级,累计每一级别的浪涌发生次数;可提前检测到发生故障的防雷模块并对其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同时进行雷击与寿命统计,并提供多种报表统计和分析功能。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防雷系统工程建设。该方案已在山东黄河李家岸闸、潘庄闸、苏阁闸、谢寨闸等多个引黄涵闸部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样适合其他河流涵闸和通信站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联系我们
杜娟
/0531-86987598
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