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筋人工石群水下护岸工程技术

发布时间:2021-09-29 08:59:17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实用新型名称: 联筋人工石群河道护岸护滩水工结构(ZL201320890070.X)。


技术原理


网筋人工石群是6个网筋人工石组成的结构体,每个网筋人工石是由3块格栅网筋预制混凝土薄板构成的空心四面体。网筋人工石群覆盖水下地面,形成一种可自动调整的水下地面保护层,阻隔动态水流对水下岸坡的冲刷,从而达到水下护岸作用。


技术特色


网筋人工石群水下护岸工程技术是代替传统“抛石护岸”技术的一种较好的选择。这项技术汇集了钢筋混凝土铰链排、钢筋混凝土透水四面体框架和异型混凝土块等护岸护滩工程的技术优势因素,其技术优势具有:耐久性好、构件标准化及可规模产业化;施工质量易控、取材便利;生态环保等。


技术指标


网筋人工石群的性能指标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砂 (细度模数为2.2~3.0)、粗骨料(粒径范围5~20mm)、土工格栅 (规格TGSG2525)、聚丙烯纤维绳 (直径8mm 聚丙烯纤维绳的单绳抗拉强度不小于5600N, 重量规格g/m)。预制件浇筑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 C20 的技术要求;5cm 厚的夹土工格栅薄壁预制混凝土构件整体强度满足抗压强度指标不小于7MPa。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各类河道的河岸防护工程、海岸和人工岛屿的岸坡防护工程、过河管线和海洋管线的防护工程。典型应用案例:案例1: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河道整治工程2011年度实施项目(湖北段),调关标段,实施桩号范围:526+200~528+050 (长1850m),吊沉10175个网筋人工石群,完工时间2017年4月。案例2: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湖北荆州段一期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北碾子湾标段,实施桩号范围:3+500~6+000 (长2500m),吊沉31198个网筋人工石群,完工时间2018年5月。案例3: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湖南段一期河道整治工程项目,洪水港标段,实施桩号范围:4+700~5+000(长300m),吊沉6255个网筋人工石群,完工时间2018年5月。


联系我们

何广水

18971566396/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