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问题的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26 14:42:21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发明名称:解决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问题的结构及其构造方法(ZL201610244965.4)。
技术原理
针对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存在的反渗水破坏问题,充分利用坝址区的有利地形地质条件,在面板堆石坝坝体底部设置具有强透水性的排水盲沟,排水盲沟自上游向下游呈一定坡比,并在坝体下游设置集水坑,这样可以利用排水盲沟实现坝体内积水自流排出坝体,有效减小坝体上游的反渗水压力。解决了传统预埋反向排水管存在的需要穿过大坝上游防渗体及排水管易堵塞失效的缺点。
技术特色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该实用技术的具体做法是:在原河床较低位置,开挖坡度向下游的梯形排水盲沟,盲沟内采用微风化或新鲜的排水料(块径为30~50cm)填筑,坝内积水通过排水盲沟自流排至下游集水坑,可以利用原基坑的排水系统抽水,不需要配备另外的抽水设施及人员,施工简单。(2)采用正向排水(自上游向下游)。该实用技术利用有利地形地质条件,采用自上游向下游排出坝内积水的思路,渗流通道无须穿过大坝的防渗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排水管封堵的施工和由此带来的渗漏风险。(3)排水效果好。传统方法受上游防渗体的限制,一般只能预埋尺寸较小的排水管,并须做好防淤堵措施,以防排水失效。本实用技术采用断面较大的盲沟排水,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基本无淤堵的风险。(4)该实用技术无需对盲沟进行封堵,简单实用。
技术指标
该技术中的排水结构为倒等腰梯形盲沟,采用块径为30~50cm 堆石填筑, 渗透系数大于1cm/s,盲沟纵坡一般为0.5%,具有很强的排水能力,可排出常规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的渗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盲沟的纵坡和尺寸遵循按需设计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期的排水要求。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大部分常规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反渗水问题的处理。 典型应用案例:该技术在缅甸道耶坎二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施工中成功应用。在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为解决反渗水问题,采用了该实用技术,在坝体底部设置一条排水盲沟,盲沟上游位于坝体过渡料的背部,下游出坝体后至下游基坑集水坑。盲沟断面为倒等腰梯形,盲沟底宽1m,顶宽为5m,垂向厚度为2m。盲沟从上游至下游的坡比为0.5%,采用新鲜块石填筑,块石粒径为50~80cm。水电站于2013年3月竣工并网发电,至今状态良好。
联系我们
花俊杰
18502778809/027-828292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