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PM多级耦合高效水深度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05-06 09:15:45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该技术为公司结合实际应用案例,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深度水处理系统。
技术原理
按污水处理顺序该系统依次包括综合调节净化区、一级多功能生态净化区、氧化塘区、兼性净化区、二级多功能生态净化区、深度调节净化区及水质稳定调节区,主要技术原理包括以下5点:
(1)综合调节净化区是以水质净化多工艺组合为主要内容,以充分延长系统水力停留时间和改变水流状态为主要目的的区域。
(2)兼性净化区、深度调节净化区及稳定调节区水体净化功能原理同表面流人工湿地。
(3)氧化塘区通过曝气和机械通气装置提供溶解氧,增强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4)多功能生态净化区水体净化功能原理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5)在深度调节净化区运用微生物技术,对水质进行深度净化。
技术特色
(1)WOPM 多级耦合高效水深度处理系统根据污水成分及处理要求,对不同构造的生态处理工艺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微生物处理等进行优化整合。
(2)作为组合式人工湿地的水质强化净化系统,通过对不同构造的生态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整合,与单一湿地处理系统相比使净化过程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发挥水生植物对N、P元素持续稳定的吸收功能,能够对进水中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净化,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3) 在进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的前提下,出水水质可总体提高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V 类。
技术指标
(1)水生植物包括芡实、苦草、金鱼藻、荷花、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芦苇、睡莲、千屈菜、慈姑、香蒲、菖蒲、黄菖蒲、花叶芦竹、菹草、黑藻、伊乐藻或眼子菜等。
(2)综合调节净化区的水生植物占比约为36.3%;兼性净化区的挺水植物主要为再力花、香蒲、芦苇,占比约为22.8%,沉水植物主要为矮种苦草、菹草和篦齿眼子菜,占比约为15.4%;深度调节净化区的挺水植物主要为香蒲、芦苇、花叶芦竹、再力花,占比约为10.7%,睡莲占比约为4.8%,沉水植物主要为苦草和菹草,占比约为25.3%;水质稳定调节区的挺水植物主要为芦苇、美人蕉、香蒲、荷花,占比约为26.4%,睡莲占比约为2.7%,沉水植物主要为矮种苦草,占比约为5.2%。
(3)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虾类、贝类或螺类中的1种或几种。
(4)人工湿地的填料床由粒径20~50mm 天然沸石和粒径50~100mm 的砾石制成的格宾笼组成。
应用范围及前景
城市污水厂和再生水厂的尾水深度净化、原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置、自来水厂进水安全处置净化、雨洪生态调控等。
目前已在合肥塘西河再生水厂尾水湿地生态示范工程、海口开维生态城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案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联系我们
金潇
18811065942/010-88009322
中科嘉亿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