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连续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
发布时间:2020-11-05 11:47:45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该技术来源于实践,起初为了解决高填方区域的超高挡墙问题,通过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推导演绎对比最终发现的新设计理念。该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结构与岩土结合的复合受力模式,应用证实框架式超高挡土墙,稳定、安全、耐久。2015年9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技术原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连续框架挡土墙是一种采用少量桩基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身的新型挡土墙结构,其优点是挡土墙墙根能稳定的植于地基持力层上,保证了挡土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该技术的原理是结构与岩土结合的复合受力体,依可变化的三维框架群体与框架空腔填充物的配重与扶持增强挡土墙的稳定和安全。
技术特色
(1)技术的突出特点是稳定安全耐久。改变了传统支挡结构的受力传导方式,易实现平衡和调节重力与侧压力的关系。安全稳定、抗倾覆、抗滑移能力强、安全系数高。
(2)自身重量轻,传力途径简洁,抗剪性能好、结构强度高且稳固耐久。
(3)框架空腔与填充配重,充分发挥框架结构和填充物重力的共同作用。
技术指标
以金山寺框架挡墙为例。金山寺框架挡墙建成于2014年,检测观察结构稳固未见变形,地面裂隙轻微不连贯,东西两侧地面仅见6~8mm间断裂隙,未见沉降。经4年气候周期考验,未发现开裂、沉降、滑移、变形、水土流失等不稳定现象。检测单位结论:该框架挡土墙基本稳定未见变形。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建筑超高挡墙、交通(公路、铁路)路基路肩超高支护、水运(海工)围堰海堤码头、水利拦水坝、河堤河道清淤、矿山尾矿坝等领域。
(1)土建工程:超高挡土墙。作用:填土区域稳定,预防次生地质灾害(泥石流),弃土环境灾害预防。
(2)水利水电工程:框架河堤,框架拦水坝。作用:河道控沙、清淤,改造地上河,防止溃堤溃坝,改善城市排水,缓解洪涝灾害。
(3)交通工程:易垮塌滑坡重复建设的路基、护坡、挡墙。稳定抗滑优势明显,稳定、安全、永久。
(4)港口与航道水运工程:框架海堤、码头,围堰造岛。作用:框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及(消浪)抗海浪冲击能力优于传统的方法。
(5)矿山工程:永久解决尾矿溃堤溃坝的安全难题。
联系我们
王恒国
/0898-68555168
海南恒鑫土木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