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矿物剂原位水土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05 10:46:00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通过与郑州大学等院校联合攻关、研发,形成了专业核心技术——天然矿物原位水土修复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原理


该技术以天然矿物修复材料为核心实施,修复材料由斜发沸石、蒙脱石、高岭土等多种矿物成分构成,为纯天然矿物,按严格的技术配方并经选矿、清洗、焙烧、纯化、改型等几十道制作工艺加工而成,为纳米级材料。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生物膜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聚集、分解和去除,水体水质被逐步改善直至恢复水体的生态自净能力。 


技术特色


(1)修复材料的晶体结构特性,它的理化性能包括吸附性能、阳离子交换性能、催化性能和耐酸、耐热、耐辐射性能等,在水处理领域中,修复材料的应用主要为吸附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及在水体中形成的生物膜作用。
(2)修复材料的静电力和色散力,使材料具备极强的吸附性,投入水体后能快速降解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水体透明度;修复材料的离子交换性能,能大大降低水体中的金属离子、氨氮(NH4+)等污染物的含量。
(3)修复材料为多孔状,能快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激活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聚磷菌等对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分解,达到去除的目的。
(4)修复材料能调节pH值、消解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修复中也得到良好应用。
(5)天然材料、原位修复、无二次污染,节能环保、适用面广。 


技术指标


能够去除有机物、氨氮、总磷、蓝绿藻等污染物,有效降低COD、BOD5
以潍坊市寒亭区虞河寒亭段部分水体应急修复工程为例:
治理后经现场取样检测结果显示各项主要污染指标均已恢复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应用范围及前景


可广泛用于江河、湖泊、水库、饮用水源、蓝绿藻、养殖污水、垃圾渗透液、黑臭水体及黑臭底泥等水体污染的修复、水质净化及土壤改良修复。
 


联系我们

胡瑞荣

/400-0651-001

山东广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