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暗沟滤排水减污增效综合技术

发布时间:2019-05-09 14:06:48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农村水利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


技术原理


农田暗沟滤排水减污增效综合技术,通过在农田表层下科学建设持久、高效配套的农田暗沟滤排水的水利基础设施,把农田面源污染水利用地球自然引力水往下渗,通过暗沟过滤系统自净后排放,改变农田数千年来表层面源污染水直排到河流、湖泊的落后旧习惯,能有效提高水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展现农田种植科学先进的优质排水理念,农田种植管理科学,省工高效。


技术特色


农田建设暗沟一般在农田表层下350~400mm,暗沟深度为0.8~1.5m,(根据河流与农田落差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直沟间距为20m左右一条,横沟间距为50~70m一条,建沟宽度250mm左右为宜,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沟开好沟底先放入30~50mm厚的大石子进行沟底平整,石子也可用城镇化改造中的旧墙、断石板、破旧的水泥路面粉碎筛选后的石子,也可用强度好的陶粒或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加工后制成的大、中、小塑料制品颗粒,进行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然后中间放上多孔波纹管直径70~160mm为宜,上面铺上300mm宽尼龙丝或化纤丝编织的小孔多孔紧密过滤网布过滤杂质等(40目左右为宜),投放大石子厚度300mm,再投放中石子厚度150mm,再上面投放小石子厚度100mm,铺上300mm宽一张尼龙或化纤丝编织小孔过滤网布,再后上面铺设50mm后桔杆或谷壳等回垫田泥平整即可。 


技术指标


(1)农田暗沟滤排水减污增效综合技术在农田创新建设后,能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水对河流、湖泊排放的污染,经权威部门检测结果数据表明:滤排水田暗管管口排出的水样差别明显,硝N含量、铵N含量、可N含量、总N含量分别减少0.55mg/L、0.09mg/L、0.71mg/L、0.95mg/L,降低239%、90%、118%和138%,养分流失显著减少,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粮食产量增产改善排放水质显著。
(2)农田种植水稻、大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粮食作物可增产15%以上,冷浸农田、低洼农田甚至可以增产35%以上,该技术应用后,效果明显。


应用范围及前景


该技术适宜我国农业农田种植各种作物(水稻、大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粮食作物), 特别在我国长江以南和中部地区,效果会显得更加优越突出。
经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安徽省蚌埠市新马桥镇示范区实践应用,解决了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作物种植管理科学,省工高效,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变农田源污染水直排到河流、湖泊的落后方式,农田耕作层下建设好持久暗沟,农田面源污染水通过暗沟滤排放有效提升河流、湖泊水质。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种植管理模式,推动了我国农田基础建设和水利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农田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前景可观。
 


联系我们

韩秋华

13357555596/0575-85520586

绍兴市灵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