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V5.0
发布时间:2019-04-29 11:06:29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农村水利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
技术原理
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针对项目区内农田排灌泵站的运行信息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水利工程管理等的实际需要,结合在确保信息化预期应用效果实现的前提下,考虑资金、科技发展以及现行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坚持先进性与经济性相兼顾、典型性与推广性相兼顾的指导原则,高起点、逐步实施,将水利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技术充分融合,建设一个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集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于一体的农田水利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技术特色
(1)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定制方便,便于管理。
(2)兼容性:系统跨平台设计,兼容多种关系数据库,适应客户的软硬件环境。
(3)高性能: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满足频繁访问的需求,采用缓存技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实时数据浏览,快速,便捷。
(4)灵活全面的授权机制及安全控制:严格的权限控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完成相应操作,授权采用分级授予方式,每个栏目的所有者可以定义其子栏目和信息的浏览、维护权限,可实现在统一信息平台上的分部门管理。
(5)对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加密,防止被截获泄密;强大的日志功能,记录用户的各种重要操作,记录系统的异常信息。
技术指标
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采用GPRS网络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水利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射频卡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于一体的实用、先进、高效、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以B/S架构形式展现,利用GIS技术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管理。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水利、农业,适用于省市县各类水利信息的采集;辅助水利部门进行行业监管及决策。
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可切实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挖掘农业综合生产潜能,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都市农业发展速度,提升建设水平,解决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投入少、项目散、成效差”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典型应用案例:
目前,该项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济南市历城区水务局历城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控制系统工程(2011-2013年)”、“枣庄市峄城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处枣庄市峄城区2013年度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寿光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管路局2014年度高效节水灌溉信息化及自动化工程”等。
联系我们
唐晓彤
18560220869/0531-86018968-825
山东锋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